这事儿吧,你要是只看新闻标题,什么“外相访华”、“递交邀请”,那你基本就掉进了信息茧房的表层。感觉就像是小区里老王家请老李家吃饭,礼尚往来,一团和气。
但现实是什么?
现实是,这根本不是请客吃饭,这是一场在巨头办公室里上演的、带了项目计划书和压力测试报告的“融资路演”。朝鲜这位外相,崔善姬,一个月内连跑两趟北京,这频率,比你催项目经理排期还急。她揣兜里的那份“观礼邀请函”,与其说是邀请函,不如说是一份“商业计划书”的封面。
说白了,平壤现在的心态,特别像一个刚在技术上搞出个大新闻的创业公司小老板。
这家公司,常年被行业巨头(美国)全方位封锁,技术路线不被主流认可,现金流也一直紧巴巴。突然有一天,他捣鼓出来一个“大杀器”原型,虽然还不能量产,但往那一摆,整个行业都得抖三抖。现在,他要办一场盛大的“产品发布会”——也就是那个所谓的“劳动党建党80周年”阅兵。
这场发布会,排场必须大,声音必须响。但光自己吆喝没用,必须得有投资人爸爸和战略伙伴大哥来站台,才能把估值抬上去,才能让对面的竞争对手不敢轻举妄动。
所以崔善姬来北京,核心任务压根就不是“送邀请函”。她的真实任务清单,大概是这么几条,一条比一条现实。
第一,她是来对“PPT”的。
那场即将到来的大阅兵,就是一份给全世界看的武装“PPT”。在把这份PPT正式公之于众之前,必须先跟最大的战略投资人——中国,通过气儿。展示什么武器?释放什么信号?喊什么口号?这些都不能是平壤自己的一头热。万一玩脱了,让大哥不高兴了,或者直接把对面的巨头惹毛了,导致局势失控,那投资就断了,公司分分钟倒闭。
所以她必须来,当面跟北京确认:“大哥,我们准备这么干,您掌掌眼,看看火候行不行?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?您要是点头了,我们回去就放心大胆地干了。” 这不是请示,而是地缘政治中最基本、也最赤裸裸的风险控制。
第二,她是来要“背书”的。
一场发布会,创始人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没用,得有行业大佬坐在第一排,最好还能上台讲两句。中俄领导人如果真的能在那个时间点齐聚平壤,那释放的信号就不是1+1+1=3那么简单了。
这等于是在向全世界,尤其是向华盛顿和首尔宣布:这家“创业公司”,背后站着两位全球顶级的“天使投资人”和“战略顾问”,你们想搞他,先掂量掂量我们俩的份量。
这种“背书”的价值,比多少经济援助都来得实在。它直接提升了朝鲜在未来任何谈判桌上的“议价能力”。手里有“大杀器”(军事实力),背后有“大靠山”(中俄支持),这才是平壤敢于跟美国叫板的真正底气。
魔幻的是什么?魔幻的是,这场“路演”还有一个潜在的、更重要的目标客户——特朗普。
你没看错。原素材里提到了,特朗普准备在APEC会议上跟中国领导人见面。这个时间点就非常微妙了。朝鲜搞这么大阵仗,最终的目的,还是要回到和美国的谈判桌上。毕竟,只有美国才能真正松开套在它脖子上的制裁绞索。
崔善姬这次来北京,极有可能带着一个“秘密议程”:探探中方的口风,看看能不能通过中方,向即将见面的特朗普传递一些信息,或者反过来,从中国这里提前获取一些关于美国动向的情报。
这操作骚不骚?
这就像是,我要跟你老板谈一笔大生意,但我知道直接找他容易被拒。怎么办?我先找到你老板最信任的副总,跟他把我的方案过一遍,让他觉得这事儿靠谱,甚至能帮他完成今年的KPI。然后,再由他去跟你老板吹风。这成功率,不就指数级上升了吗?
北京,现在就扮演着那个“副总”的角色。平壤很清楚,在这个星球上,能让华盛顿真正坐下来、认真听你讲话的,并且还能在中间当个“担保人”的,只有北京。
所以,崔善姬访华,本质上是一次“杠杆操作”。她试图用“中俄朝聚首平壤”这个大事件作为杠杆,去撬动“朝美关系”这个更核心的地球。
当然,大哥也不是白给你站台的。
中国在这盘棋里的算盘,同样打得门儿清。朝鲜半岛的稳定,是中国的核心利益,一个稳定、听话、但又有点“战斗力”能给对手制造点麻烦的小兄弟,是东北亚安全格局里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。
你看,美国天天在咱家门口搞事,又是拉拢日韩,又是部署萨德。我们直接下场跟他们掰手腕,有时候面子上不好看,也容易升级。但如果朝鲜时不时地出来“秀秀肌肉”,放个“二踢脚”,就能有效地分散和牵制美国的精力。
这就像是公司里,老板不好直接批评某个飞扬跋扈的部门总监,但默许另一个“刺头”员工去怼他,效果反而更好。
所以,对中国来说,支持朝鲜,不是做慈善,这也是一笔战略投资。你朝鲜需要我的“背书”来抬高身价,我需要你这个“前锋”来牵制对手。大家是互惠互利,是利益共同体。
至于经济援助,什么粮食、能源,那更是这套战略关系里的“润滑剂”和“员工福利”。想让员工给你冲锋陷阵,你总得管饭吧?饭都吃不饱,谁还给你卖命?所以,经济问题肯定会谈,而且会给。但这只是维持这套“游戏”运转的基本成本,而不是核心目的。
总结一下,崔善姬这次急匆匆的北京之行,根本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外交互动。
这是一场在国际政治的“残酷商业世界”里,一次精密的、环环相扣的资本运作。
朝鲜是项目方,带着一份“暴力美学”的商业计划书(大阅兵)。
北京是主投方,需要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,决定给多少背书和资源。
俄罗斯是跟投方,乐见其成,顺便还能恶心一下共同的对手。
而美国,则是他们这场“融资路演”最终想要“收购”或“合作”的终极目标。
那份递到我们手里的邀请函,上面每一个字,背后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四个大字:
利益交换。
这才是成年人世界里,最真实、也最性感的权力游戏。真的,别再看那些童话了。这个,比童话刺激多了!!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上市公司配资,配资证券股票配资,普通人如何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