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解忧,唯有诗歌
你若读诗,风雅自来
一起来学古诗吧
送友人
唐·薛涛
水国蒹葭夜有霜,月寒山色共苍苍。
谁言千里自今夕,离梦杳如关塞长。
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这首《送友人》是送别诗中的名篇,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和哀愁。
此诗最大的特点是隐含了《诗经》名篇《秦风·蒹葭》的意境,诗以景开篇,以情点题,兼有委曲、含蓄的特点。
“水国蒹葭夜有霜。”首句以水乡之夜为背景,描绘了水边蒹葭笼罩在月色之中好似染上了秋霜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凄清又苍茫的氛围,为全诗奠定了离别的哀愁基调。
这一句暗含了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中的意境,表达了一种友人远去、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。
“蒹葭”原指初生的芦苇,后来泛指芦苇。在《诗经》及此诗中,蒹葭被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,表达对远人的思念之情。
“月寒山色共苍苍。”第二句渲染夜晚的寒冷和山色的苍茫。清冷的月色与幽暗的山色浑然一体,更显得苍茫辽远,令人凛然生寒。这一景象不仅增强了离别的哀愁氛围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。
“谁言千里自今夕。”第三句以反问的语气开头,表现出一种慰勉的语意,实际却反衬出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,以及无法与友人相伴的遗憾。
这里的“千里”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,更暗示了时间上的长久分离和难以相见的痛苦。
“今夕”即今晚,当晚。
“离梦杳如关塞长。”结语通过“离梦”这一意象,表达了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的遗憾和痛苦。
“离梦”即离人的梦。
“杳yǎo”是无影无声或遥远的意思。
“关塞”即边关,边塞,说明友人可能去了边关。
“关塞长”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漫长和艰难。
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魅力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的无奈和哀愁。
全诗以景寓情,情景交融,通过层层推进、处处曲折的笔触,将离别的哀愁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薛涛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。她是家中的独女,自幼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,从小就教她读书、写诗。薛涛性敏慧,八岁就能诗,洞晓音律。后来父亲去世,迫于生活的压力,薛涛于16岁这年加入乐籍成为歌伎。
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,后人仿制,称'薛涛笺'。离开歌伎职业后,薛涛常居成都浣花溪,故她发明的薛涛笺也叫做“浣花笺”。
薛涛与刘采春,鱼玄机,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,与卓文君、花蕊夫人、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。
薛涛流传至今的诗作有90余首,其中比较著名且世所传诵的有《送友人》《题竹郎庙》《池上双鸟》等篇,均以清词丽句见长。
(附:薛涛《题竹郎庙》和《池上双鸟》
《题竹郎庙》
竹郎庙前多古木,夕阳沉沉山更绿。
何处江村有笛声?声声尽是迎郎曲。
《池上双凫》/《池上双鸟》
双栖绿池上,朝去暮飞还。
更忆将雏日,同心莲叶间。)
感谢阅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市公司配资,配资证券股票配资,普通人如何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