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2025年10月的这个周末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埃及的沙姆沙伊赫。
哈马斯和以色列的代表团,几乎是前后脚地抵达了这个海滨城市。
他们坐下来,要谈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来的一份加沙停火计划。
这事儿的核心,其实就是还被扣押的48名人质,特别是其中确认还活着的至少20个人,他们的家人可真是度日如年。
特朗普这人,我们都知道,说话做事都挺直接的。
他也没闲着,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一个劲儿地催。
他说周末的讨论进展很快,很积极,技术团队周一还得在埃及碰头敲定细节。
他还放话说,第一阶段这周就得搞定,让大家都快点动起来。
不过他说的这个“第一阶段”到底是啥,大家心里也都在打鼓,是不是说这周就能放人了,现在谁也说不准。
这种模糊的说法,既给了人希望,也让人心里没底,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谈判桌上在谈,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家里也不省心。
他这个人,在以色列政坛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,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。
但这次,他真的有点左右为难。
他这个联合政府,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几个极右翼政党的支持才撑起来的。
这些盟友,他们的政治立场就是强硬,对巴勒斯坦问题寸步不让。
任何在他们看来是“软弱”的协议,比如大规模释放囚犯,或者让以色列军队完全撤出加沙,都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。
所以,特朗普这个计划一出来,他们就炸了锅,天天给内塔尼亚胡施压。
内塔尼亚胡要是真签了,他们很可能立马就退出政府,那他的总理宝座也就坐不稳了。
这就是他最大的难处,一边是来自美国的国际压力和国内民众要求解救人质的呼声,另一边是可能导致自己政治生涯终结的执政盟友。
还好,反对党的领袖拉皮德这时候表现出了政治家风度,承诺如果极右翼退出,他会提供支持,让协议能够在国会通过。
这个承诺就像是给了内塔尼亚胡一颗定心丸,让他至少有了跟哈马斯谈判的底气,不用时刻担心后院起火。
哈马斯这边呢,态度也很明确。
人质可以放,但不是白放的。
他们提了两个条件,一个是以色列军队得从加沙撤走,另一个就是要用人质交换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。
这事儿可就复杂了。
按照特朗普的计划,以色列得放250个被判了终身监禁的巴勒斯坦人,还有去年10月7号之后抓的一千七百多号人。
听着数字挺唬人,但关键是,到底放谁,两边还没谈拢。
有新闻说,哈马斯点名要几个人,态度特别硬,说就算协议谈崩了,这几个人也必须放。
你看,这囚犯交换的问题,才是这次谈判最难啃的骨头。
在巴勒斯坦人看来,这些被关押的人是英雄和斗士,他们的回归是巨大的胜利。
而在以色列这边,释放一些手上沾有血迹的囚犯,又会引发国内遇难者家属的强烈反对。
所以,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,更是一个牵动双方民族情感的难题。
除了当事人,埃及在中间的角色也很关键。
埃及外长就说了,特朗普计划里让哈马斯解除武装这事,得在巴勒斯坦自己的框架里解决。
埃及的想法是,等过渡期一过,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安全部队来管加沙。
他们还在琢磨,要不要搞一个国际部队进驻加沙,甚至以后还要去约旦河西岸,把两个地方连起来,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供支持。
这个想法听起来挺好,但内塔尼亚胡那边又不干了。
他早就说过好几次,战后的加沙没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什么事,也坚决不同意建立巴勒斯坦国。
这不就跟埃及的想法拧着来了。
所以说,就算停火协议签了,加沙以后谁来管,怎么管,这又是一个大问题,各方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。
埃及希望看到一个稳定可控的邻居,而以色列则希望彻底消除安全威胁,双方的目标显然不在一条线上。
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,希望有,但困难也不少。
特朗普虽然看着挺乐观,但他那个“第一阶段”到底是什么,也没人说得清楚。
是先放几个人质看看诚意,还是先停火几天让大家喘口气?
国际上大家也都在看着,联合国天天喊着要停火,卡塔尔、沙特这些国家也都在帮忙说话,都盼着这次能谈出个结果来。
说到底,这谈判桌上每一个微小的进展,都关系到加沙老百姓的生死。
他们不关心什么政治博弈,就盼着战火能停,家人能平安回来,能过上安稳日子。
怎么说呢,这次谈判就像是在走钢丝,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。
一边是人质家属焦急的等待,一边是复杂的政治算计。
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压力,哈马斯的强硬要求,还有各个大国在背后不同的想法,这些东西搅在一起,让事情变得特别麻烦。
不过,能坐下来谈,总比继续打下去要好。
这至少说明,大家还都存着一丝解决问题的念头。
希望他们能多想想那些在战火里挣扎的普通人,少一点自己的小算盘。
本周这个所谓的“第一阶段”到底能不能成,我们一起等着看吧。
但愿,和平的曙光真的不远了。
声明: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,有任何问题联系小编。
上市公司配资,配资证券股票配资,普通人如何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