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孙淑玉
10月24日,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“传播健康知识 享受健康生活”“鲁医健康说”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。针对市民秋季养肺关注的热点问题,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治医师商立珍详细进行了介绍。
“人体和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,季节变了,我们身体也会跟着产生相应的变化,所以我们养生也要跟着调整。”商立珍提到,中医讲究“天人相应”,秋季养肺主要应关注两大方面:一方面,秋天的主宰是“燥气”,现在已经过了霜降,不仅气温变低,天气变得更加干燥。这种干燥的气候,中医就称之为“燥邪”,它是秋天引起生病的重要因素。另一方面,肺为“华盖”,冠于诸脏,肺在五脏里位置最高,像一把华丽的伞盖(华盖),保护着下面的心肝脾肾,“燥邪”进来,最先攻击的就是肺,所以外界的病邪从口鼻进来,第一个就侵犯肺。同时,肺为“娇脏”:喜润恶燥,它非常娇嫩,喜欢湿润的环境,特别讨厌干燥。此外,肺主皮毛。皮肤和毛孔是肺在体外的“办事处”。秋天干燥,大家就会感觉皮肤干、头发干、嘴唇干,甚至便秘,这其实都是“燥邪”通过肺影响到全身的表现。
所以,在秋季,燥邪当令,导致燥邪最容易攻击肺,肺又最怕干燥。这三者一结合,就决定了秋天是养护肺脏的“黄金时间”。
那么,秋季到底该如何养肺?商立珍表示,核心思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:想办法给身体“防干燥、补水分”。这个水分,不光是喝水,更是能滋润身体的“津液”。这里,提醒居民注意三点:
第一,吃吃喝喝,以“润”为主。多吃白色食物。中医认为“白色入肺”。像梨、银耳、百合、山药、白萝卜、莲藕这些都是天然的“润肺高手”。少吃辛辣。辣椒、生姜、大蒜、韭菜这些食物性质偏温、偏散,吃多了会消耗身体里的水分,就像火上浇油,会让身体更干。所以秋天要适当少吃。喝对水。不要等渴了再猛灌。小口、频繁地喝温水最好。可以泡点麦冬、沙参这类滋阴的中药当茶饮。
第二,生活起居,以“收”为要。别贪凉。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但“冻”是为了让身体适应凉爽,而不是一味地受寒。肺还怕寒,所以像凉鞋、赤脚、睡竹席、吃大量冷饮这些夏天习惯,秋天要赶紧收起来。尤其要注意后背和肚脐的保暖,这些部位受凉很容易引发咳嗽。作息调整。秋天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,应该“早睡早起”。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,早起能使肺气得以舒展。情绪要平和。秋天草木凋零,人容易产生悲伤、低落的情绪,这叫“悲秋”。而“悲伤肺”。所以要多出去走走,看看秋高气爽、丰收的景象,听听欢快的音乐,保持心情开朗。
第三,做些简单有效的“养肺小动作”。笑口常开。笑不但让人心情好,“笑”这个动作本身就能宣发肺气,促进肺的呼吸功能。开怀大笑,相当于给肺做一次免费的“扩胸运动”。深呼吸。每天早上在空气好的地方,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。吸气时肚子鼓起,呼气时肚子收回。这个动作锻炼肺活量,把浊气排出去。按揉穴位。有两个很方便的养肺穴位。列缺穴:在手腕上,两手虎口交叉,食指按在手腕侧面的骨头尖上,指尖下的凹陷就是。经常按揉,对缓解喉咙干、咳嗽有好处。迎香穴:在鼻子两旁,鼻翼外缘的中点。用食指上下搓热这个穴位,能通鼻窍,预防感冒和鼻炎。
上市公司配资,配资证券股票配资,普通人如何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